“歌声嘹亮”——小号
小号是种古老的铜管乐器,小号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它的记载是在公元前15世纪的古埃及人和日尔曼部落的图画中被提及。在小号的早期历史上,它通常是在军队中用来传递信号,或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直到17世纪以后,才逐渐成为管弦乐队和独奏的乐器。
小号初的形状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长可达数公尺。这是一种装有杯形吹嘴的高音铜管乐器。十五世纪起,小号就有了S型的卷曲形状,到了十六世纪后才改成与现代小号形状相近的椭圆型卷曲形状。在大约1770年曾出现了伸缩小号,后来又试制成带键的小号。1780年由德国乐器制造师约翰.安德丽亚.斯坦图和约盖利造出插管小号。1790年左右发明了一个活塞能够变成两个调的小号,1862,英格兰人安迪尔(Andir)在活塞和按键上进行改革,才逐步形成现在这种带有三个活塞,能演奏半音阶的小号和短号,至此小号已经基本定型完善。
小号声音嘹亮,极具穿透力,音色高贵华丽,富于英雄气概,多用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如威尔第的《阿伊达》中的小号齐奏,气势恢弘,极富煽动性。小号演奏时,还可以在号口塞梨状弱音器,堵住排气量的百分之七十,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以表现抒情、梦幻与神秘。
传统的小号音乐传达的是节庆或战争的情感。早在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时期,作曲家们就已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小号来演奏号角式的乐段。这是小号容易演奏、适合乐器本身特点的表现手段。到十九世纪现代小号诞生之后,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与乐器自身构造上的进步,号角式的乐段获得了新的发展,无论在调性上、技巧上都已远远超出了现代小号诞生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浪漫主义以后的作曲家们,在歌剧、交响乐、交响诗、以及室内乐等形式和体裁中普遍运用现代小号演奏号角性乐段。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既有短小动机式的,也有大段歌唱性的Z既有单一声部的,也有多声部的。
代表作品
柴可夫斯基(Chaikovsky,1840—1893)《意大利随想曲》
威尔第(Verdi,1813—1901)《奥瑟罗》第三幕
里姆斯基一科萨可夫(Rimsky—Korsakov,1844—1908)《西班牙随想曲》第四乐章
马勒(Mahier,1860—1911)《第五交响曲》
理查·施特劳斯(Strauss·Richard,1864—1949)《英雄生涯》
在现代小号诞生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其后的二十世纪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中,进行曲性格的乐段占有显著地位。作曲家们非常喜欢运用现代小号来表现辉煌灿烂、胜利凯旋、刚毅雄壮的音乐形象。
代表作品
柏辽兹(Berlioz,1803—1869)创作的《幻想交响曲》第四乐章
威尔第《阿伊达》
柏辽兹《幻响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北京云雀致力于音乐教育的推广、普及,为中小学校及各社会团体提供管乐团、鼓号队组建、培训服务。并竭诚为广大音乐爱好者、音乐老师、学生、专业演奏者搭建一个集学习、交流、排练和演出的互动平台。
咨询电话:010 - 63332687